尚秀云: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模范,中国十大女杰,北京市十佳法官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一等功,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先进工作者,并获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法官,尚秀云同志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海淀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电影《法官妈妈》原型。在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开展参政议政的活动,以议案和建议的形式为未成年人保护等事业奔走呼吁,受到高度重视,成果卓著。 1998年参与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制定,多项建议被最高立法机关采纳。2000年领衔提交的议案作为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重点议案,由教育部出台了落实措施。撰写的论文多次评优获奖,其研究成果被第十届全国政协会议列为重点议案。
一、未成年人的概念及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期
幼儿期是人生奠基期
青春期是成长的关键期
《民法通则》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
《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
二、从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影响
1、失和型家庭
2、溺爱型家庭
3、打骂型家庭
4、放任型家庭
(二)未成年人犯罪与学校教育
1、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2、学校应当依法履行教育保护职责
(1)个别学校教育方式有失偏颇
(2)个别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三)未成年人犯罪与社会责任
1、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缺口较大
2、色情暴力音像制品和手机网络污染问题
3、不良的网络文化、黑网吧等的侵蚀作用
三、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预防和制止吸烟、酗酒
(2)预防和制止与品行不良的人交朋友
(3)预防和制止旷课、夜不归宿
(4)预防和制止携带管制刀具
(5)预防和制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6)预防和制止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7)预防和制止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8)预防和制止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9)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
(10)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二)强化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
(三)学校应当承担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
1、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
一是会学习
二是会关心他人
三是有社会责任感
2、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四)净化社会环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四、和家长、老师携手挽救失足的孩子
1、寓教于审,让罪错少年迷途知返
2、宽严相济,细致化解社会矛盾
3、动员学校社区,共同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4、宣传法制,从源头上预防犯罪
评论